山区-松云峡、梨树峪、松林峪、榛子峪
梨树峪
梨花伴月 梨树峪中部有一组建筑,座东北,朝西南,地处沟北山根的一块台地上,布局规整。门殿三楹,康熙题额“梨花伴月”,北有门厦;沿中轴线北行过水池石桥。登台基迎面有殿五楹名永恬居;再北又登台基有殿九楹名素尚斋,再北是后院,围花墙。梨花伴月前院有东西配房各三楹,永恬居两边有耳房各一楹、配房各三楹,整组建筑四周均有游廊相围,院内堆假山多处。
梨花伴月院内,池水清冽,假山错落,院外是梨园。初春,满坡梨花清香净谷,配以山花野草,景色素淡清幽。素尚斋是储存历代名贵瓷器的地方,又名瓷器殿。
康熙咏梨花伴月:
云 倚石壁,月宇伴梨花。
四季风光丽,千岩土气嘉。
萦情如白日,托志结丹霞。
夜静无人语,朝来对客夸。
乾隆咏素尚斋:
山庄山水佳,天然去雕饰。
是斋颜素尚,古风犹可识。
开窗见千峰,对之有所得。
梨花伴月前有方亭三楹名澄泉绕石,因亭西有泉,泉水曲折婉蜒从方亭南边流过得名。
创得斋 梨树峪最深处,居山为斋,面阔三楹,名创得斋。斋前有曲廊,偏右有石门,石门之上起亭。偏左有楼名枕碧室,室内有匾“一尘不到”;斋后有楼名夕佳楼。乾隆有诗赞创得斋:
鹤依阶侧鹿窗前,惜问斯为几洞天。
却笑刘郎非解事,劳劳海上去求仙。
四面云山 “山庄西北隅最高处,一峰拔地,构亭其上,圣祖题额‘四面云山’。联曰:‘山高先得月,岭峻自来风’。是亭切汉凌霄,群山拱揖,各开生面。东眺天桥,云垂檐际:南则玉冠诸峰,望如屏列;北则金山、黑山屹峙;广仁岭迤西诸峰,盘礴案衍,络绎奔赴。凭虚纵览,万景天全。”此亭“出众山之巅,诸峰罗列,若揖若拱;天气晴朗,数百里外峦光云影,皆可远瞩。亭中长风四达,伏暑时萧爽如秋。”亭是清帝每岁重阳时节登高处。为康熙三十六景第九景。
康熙咏四面云山:
珠状崔嵬里,兰衢入好诗。
远岑如竞秀,近岭似争奇。
雨过风来紧,山寒花落迟。
亭遥先得月,树密显高枝。
湖平无涌浪,雾净少多歧。
脉脉金明液,溶溶积翠池。
常忧思解愠,乐志余清悲。
素学臣邻老,耆年自不知。
乾隆特别喜欢登四面云山,常率王公、大臣到此登高,以狍子肉野宴,曾留四面云山诗五十余首,其一曰:
轩窗彻四面,岩谷俯千重。
奚数荆关迹,堪寻 羡踪。
林疏为风拂,峰现忽云封。
策骑遵崎栈,时看白鹿逢。
亭内悬匾一面,镌乾隆诗一首:
绝预平临北斗齐,座中惟觉众山低。
林禽馈客争衔果,涧鹿迎人浅印泥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