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宫殿区建筑集中于山庄南端,总面积为4万平方米,由西向东依次为正宫、松鹤斋、万壑松风和东宫。
正宫 是九进院落的建筑群,由丽正门、午门、阅射门、澹泊敬诚殿、四知书屋、十九间照房、烟波致爽殿、云山胜地楼、岫云门以及一些朝房、配殿和回 廊等组成。其又分前朝、后寝两部分。澹泊敬诚殿是正宫的主殿。因为楠木结构,俗称楠木殿。这里是清帝举行朝贺、大典,接见大臣、少数民族王公首领和外国使节的地方。殿内陈设豪华,雕刻精细,楠香馥郁。烟波致爽殿是寝宫,内有金、银、珠、玉、玛瑙、翡翠、字画、古玩等器物,琳琅满目,穷极奢华。
松鹤斋 位于正宫之东,是七进院落的建筑群。它是乾隆在1749年为皇太后修建的住所。乾隆帝取松鹤益寿延年之意题名,为乾隆三十六景第三景。这一组建筑包括门殿、松鹤斋(后改名含辉堂)、绥成殿(后改名为继德堂)、十七间房、乐寿堂(后改名为悦性居)、畅远楼等。绥成殿是嘉庆皇帝为皇子时读书起居的地方,道光十二年(1832年)以后,在此处供奉清朝历代皇帝的神位。乐寿堂是圣宪皇太后居住的寝宫,嘉庆帝晚年亦常居此处,畅远楼形制与“云山胜地”相同,是观赏湖区风景的高视点,楼后是垂花门。这里庭院中古树参天,花草山石点缀其问,环境幽雅别致。
万壑松风 殿位处松鹤斋之北,建于康熙四十七年(1708年),是宫殿区最早的一组建筑。由“万壑松风”、鉴始斋、静佳室、颐和书房、“蓬阆咸映”等建筑组成,据岗背湖,建筑错落有致,布局灵活,富于江南园林特色。周围有古松数百,故有此题名。这组 建筑是康熙帝批阅奏章,召见百官和眺望湖光山色之地,为康熙三十六景第六景。“万壑松风”为正殿,风景极佳。乾隆帝幼年常在此聆听祖训,即位后改名纪恩堂,并作《御制避暑山庄纪恩堂记》一文纪念祖父康熙帝。殿后为鉴始斋,系乾隆幼年在山庄读书的地方。近湖坡处原有一亭,名曰晴碧,现已毁圮。
东宫 居松鹤斋之东,建于乾隆十九年(1754年)。主要建筑有前殿,清音阁、福寿园、勤政殿、卷阿胜境殿等。解放前毁于火灾,现除卷阿胜境殿已修复外,其余建筑仅存基址。
|